5月20日,“复元生物多样性 共享黄山好生活”2023年黄山市“5·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”主场活动举行在祁门县举行。副市长戴炜,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席峰,省林业局副局长张令峰分别致辞。来自生态环境部南京科学研究所、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等方面的负责同志及专家学者参加。
我市是全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。市委、市政府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擦亮黄山绿色生态本底的重要抓手,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,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。全国首例风景名胜区GEF项目——“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”项目历经十年,取得7项成果、25项产出、48个子项目的丰硕成果。黄山区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“三驾马车”保护模式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。近日,祁门县四江源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项目纳入省级EOD模式项目,即将启动实施,必将带动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活动现场举行了黄山市13个全球新物种发布会。分别为黄家岭脊蛇,牯牛石豆兰、牯牛铁线莲、蔓生景天、黄山马蹄鳖、黄山新襀(jì)、小神穴步甲、黄山皖穴步甲、诧穴胫步甲、安徽麝(shè)鼩(qú)、雕鳞松塔牛肝菌、黄山松塔牛肝菌、东方牛排菌。
【资料图】
我市境内气候温润,植被茂盛,生态一流,物种丰富,被誉为“华东物种基因库”。近年来,通过专项调查和野外考察,全球新物种新物种不断发现,新纪录种持续刷新,表明黄山生物多样性状况持续改善,现有各类植物3000多种,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60多种,常见鱼类60余种。
“新物种的发现,让人们对地球物种多样性有了更新的认识,对于研究物种的起源与进化及未来进化方向具有重要意义。”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我市将按照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统一要求,全面启动区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,努力发现更多新物种、新分布和新纪录;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运用,以建设新安江——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为目标,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持续开展创新探索,进一步提升黄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水平。
作者:胡利龙
编辑:程红妹 二审:徐海生 终审:李学军
推荐阅读
签约意大利梅里!国际屯溪扩容友城“朋友圈”
【中国十大秀美之城•大家说】唐进:山清水秀 一生休宁
【科创徽州·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】黄山博蓝特:打造全球领先“外延衬底及光电子器件”产业基地
关键词: